吉布森《知觉学习和发展的原理》读书笔记

wsyy001 2013-05-08 11:33

一、理论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联想主义对知觉的解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知觉学习的中介说(强化说)。通过学习把刺激与其它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办法,如对刺激赋予一个名称或给予奖励,我们就能学会辨别环境中的各种引激。将这种联系加在刺激上,就能用来与起初似乎非常相似的另一个刺激物加以区别。
  知觉学习的差异说:知觉学习不是由于中介或联系的结果,而是由于观察者对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刺激特征的敏感性逐渐增加的缘故。其结果是导致观察者对感觉世界中的刺激有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学会了辨别刺激的各个方面。刺激的各个方面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观察者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把握刺激的所有信息,只有通过不断的辨别,才能实现知觉学习。因此,差异说把知觉学习看作是辨别的过程,而不是联系的过程。代表人物,美国吉布森夫妇。
  二、基本观点
  (一)、知觉是人类主动的活动。
  吉布森认为,知觉是一个激活了的有机体为了认识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儿童和成人都能在环境中主动地发现、探亲、参与和抽取信息。
  三个实验:
  第一,视觉悬崖。实验台以中间为分界,一边表面画有棋盘格。另一边空白。把婴儿放在中间,婴儿的母亲站在空白的一边喊他过来。婴儿是否能用视觉发现棋盘格的表面是坚硬的、足以支持她的身体呢?这要看婴儿是否能认识到所提供的信息。实验表明,婴儿不往空白的一边爬。通过婴儿对视崖的反应可测量出婴儿对物体特性的认识。小动物也都不往空白处走。
  第二,抓握反应。在三个月左右的婴儿面前放一个大球和一个小球。在婴儿还不会用手拿东西的时候,能根据球的大小及距离用不同的姿势去抓。对小球用手掌抓,对大球用两只手抱。这表明婴儿具有预测的能力。婴儿把手伸到物体前进将到的地方,而不是伸向看到物体的地方,表明婴儿知觉到了物体运动的轨迹。也就是,婴儿认识到物体运动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第三,回避反应。婴儿对物体轮廓迅速放大的信息能作出回避的反应。婴儿会用伸出手阻挡物体或将头后仰。
  (二)、知觉是对刺激中信息的分化过程
  传统知觉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自己对物体的操作,将知觉产生的静止图像与真实的操作相联系;学习论者认为知觉对象与独特的文字标签的结合便能使人的知觉产生区别;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知觉材料与长时记忆中的某一信息相结合,便产生理解。总之,他们都认为知觉和认知是一个增加的过程,是儿童把一个动作、一个词汇或一个原来储存在头脑中的信息加到刺激之上的过程。
  与之相反,吉布森认为刺激是一个延伸到时间和空间之中的丰富的信息源。刺激在时空中不是静止的或僵化的,因此,它对于人的感官的作用也不是静止的或僵化的。儿童并不知觉一个孤立的、不连续的刺激,而是从存在于是空的刺激中不断地分化出各种信息,知觉这些事件、对象及其特点。因此,知觉是刺激的函数,刺激是有效信息的组合,知觉过程就是不断地从刺激中分化出有效信息的过程。
  具体表现:第一,对感觉的认识上。传统理论认为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信息传到大脑中,便抽绎为知觉。吉布森认为感觉不是知觉的先决条件,也不是知觉的原始材料,感觉是人在特定环境(如实验室)中人为抽象了的刺激(如纯光、纯味、纯音)作出的反映,是内省的。第二,刺激包含着各种信息,这种信息的获得取决于主体对刺激的个化。而个化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主体是否获得足够的知觉刺激以及主体活动的水平。信息存在于刺激之中,但需要我们学会知觉它。
  (三)、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
  吉布森理论强调在具体环境中知觉的自然行为。他把人的知觉行为看作适应行为,人为了适应环境,需要知觉周围环境中的对象、空间位置、各种偶发的事件。
  20世纪80年代后期,吉布森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可知度”。可知度意思是指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知觉行为与环境特性之间的关系。知觉某一对象的可知度,就是学习它的意义以及了解下一步知觉行动的可能性,可知度是由环境直接提供的。不同可知度可以分化出环境中的不同信息,每一个物种从环境中获取的信息都是被分化了的,如蝙蝠能听到超声波,老鹰看见地面上的兔子。生态学的影响还在于儿童利用遗传提供的知觉器官和知觉行为去知觉或学会知觉环境中的对象、事物及空间排列的可知度。他所得到的具体信息,依赖于环境的直接提供以及在当时情景中儿童的目标。因而离开生态学的条件孤立的研究是不行的,心理学只有研究儿童知觉行为、儿童的目标和作用于他的信息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懂得知觉的发展。
  (四)、知觉发展的趋势
  1、知觉特异性增加。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知觉与刺激信息之间的一致性增加,儿童知觉变得越来越准确。
  2、注意实现最优化。在吉布森看来,知觉发展与主义发展几乎是同义词。儿童注意的信息与他所面临的任务之间的一致性越来越高,儿童学会更准确地确定信息与任务之间的相关;儿童的注意变得越来越灵活;儿童的知觉准备状态越来越明显;儿童的注意变得更加经济有效。
  3、信息获得更加经济有效。儿童通过确定刺激的外部特征;获得恒常性;形成知觉结构单元(吉布森认为世界是有结构的,人们能够逐渐地认识这一结构,人的知觉发现了这个结构,便能准确地把握对象。)从而使知觉变得更加经济有效。
  (五)、知觉发展的机制。抽取、过滤和注意的外围机制
  1、抽取。吉布森运用的是abstraction,在思维心理学中指的是“抽象”这一思维过程,但事实上没有本质的差别。一个知觉对象总是包含着各种特性,这些特性包含在刺激之中,只有当儿童运用知觉将这些特性抽取出来,才变为知觉的信息。所以,大脑抽取信息的功能是知觉发展的机制。
  2、过滤。在知觉过程中,一面要抽取有用的信息,同时还要排除杂乱的、不相干的“噪音”,这就需要过滤。过滤和抽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3、注意的外围机制。抽取和过滤是接受信息或拒绝信息的内部过程,知觉还表现为外部机制,如儿童把眼睛转向电视、把手伸向水果盘……
  到1984年,吉布森又增加了三种活动作为推动知觉发展的要素:探索活动、获得恒常性和结果观察。
  三、评析
  吉布森理论向我们解答一个古老的问题:“我们如何知觉我们的世界?”她的回答是全新的。我们是学习从刺激中抽取信息来知觉世界的。这个信息反映着周围物体、事件、地点及它们为儿童提供的可知度。人类是积极的主动地知觉者,他们直接地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恒常性和机构单元。知觉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生态环境对知觉学习十分重要。儿童学会从环境中知觉信息,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或者说,在发展中提高目标与知觉之间的适应。
  1、反对中介说,提倡差异说。按中介说,人是通过学习将各种刺激与别的东西,如词语或食物加以联系起来学习辨认环境中的刺激的。按差异说,知觉学习不是由于联系过程的结果,它的产生是因为知觉者(主体)对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刺激特征的敏感性逐渐增加的缘故。他和皮亚杰都强调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皮亚杰认为结构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起来的,而吉布森则认为结构是刺激本身固有的,儿童只是在知觉过程中学会发现它而已。
  2、重视知觉的生态环境。吉布森充分认识到直觉是一个完整的活动。任何对象、事件、空间排列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出现的,儿童只有在这种自然环境中才能准确地抽取出刺激所包含的信息。这种自然环境中的知觉,是儿童适应环境的基础。
  3、强调通过知觉的主动探索获得知识。

wsyy001 2013-05-08 11:41

知觉学习和发展的原理读书笔记

  知觉学习:个体对感觉材料的加工方式因经验的积累或练习而得到改变或提高的过程。格式塔心理学家M.韦特海默否认知觉受学习的影响,但是大量的实验证明,练习能提高对简单刺激的感受性,也能提高对物体形状和大小的辨别能力。错觉和知觉恒常性说明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当一个人接受的感觉材料与过去的经验相矛盾时,也可以看到知觉学习的作用。例如戴上倒象装置,使外界在视网膜上的象上下或左右颠倒,人们通过练习也能适应这种“颠倒”了的世界。这种适应只有在各种感觉,如触摸觉、运动觉和视觉等的相互协调和验证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否则就不能学会以新的方式去知觉外部世界。大量的证据已使人们承认知觉能够因学习而改变。
  《知觉学习和发展的原理》一书是“20世纪心理学通览”系列中的一本,作者分为三部分来写。第一部分涉及知觉学习的理论。第二章主要阐述传统的心理学理论。接下来,作者讨论当代的一些主要理论,这些理论可以分为认知理论,反应理论和刺激理论三类,其中的刺激理论,包含了作者对知觉学习的观点和看法,作者还专为这三类理论写了四章。
  在第一章序言:知觉学习的定义和分类中提到“为了了解人们如何察觉刺激过程的结构。我们将不得不用Ss和Rs作为基本的概念,也就是说,联想和强化对学习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这里,我实在不懂这“个Ss和Rs”是什么意思,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弄懂诸如此类的概念。
  “从探测和搜索的意义上说,知觉过程并非一种消极的吸收过程,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过程,因为知觉本身是积极的。……我们可以看我们看不见的东西,我们可以听我们听不见的东西。从适应出现于没有外在强化这一必要条件的意义上说,知觉学习是一种自我调节。它是有目标的定向刺激,而所谓的目标就是提取刺激过程的信息。至于该目标的达到,则是发现外界事物的特征和结构。”在这里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我认为知觉过程不是消极的吸收过程,但也不是积极的创造过程,而是自然而然的吸收外界刺激,同时做出反应的过程。而且我们如何可以看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如何听我们听不见的东西,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在第二章——知觉学习和发展的传统理论中,讲美国心理学的联想和知觉中的铁钦纳的关联学说时提到“在这些理论中间,最为知名的是铁钦纳的关联说。他说:‘一切的感觉均无意义,因为它们以各种修饰方法简单地进行;一切的知觉均无意义,因为它们不仅以各种修饰方法进行,而且还以有意义的方式进行。’从心理学上说,意义总是有关联的,也即感觉过程的自然增长会产生心理过程。这种自然增长的关联是一个关于观念或意象的群集。从遗传学上说,感觉是第一位的,关联是第二位的。在铁钦纳看来,对正在运行的心理内容进行内省分析,是研究知觉的一种首选方法。”
  在心理学家关注知觉发展问题之前,知觉发展问题在哲学领域度过了一段漫长的日子。先验论与经验论的辩论,在17-19世纪的认识论者中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此论战中,英国的经验论者作为经验主义观点的代表人物站了出来,他们的著述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概念的遗产,这些概念至今仍支配着学习的理论和知觉发展的理论。
  第三章讲述的是当代知觉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在本书中指出,有些重要的知觉学习理论院子赫尔姆霍兹和机能主义的观点,有些重要的知觉学习理论则反映了当前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对反应和强化的关注。由于两者都将事物看做是由清净派生的刺激的初步登记(这些刺激本身是基本的、无意义的,甚至是不完整的),因此,两者均可归为增强理论。该理论认为,观察者的作用在于各种各样的加工:假设、推理、对线索予以概率的权衡、因情感和态度所造成的失真。以及由自己的反应所派生的新线索。无论怎样加工,事物始终被假定为由某个起中介作用的过程添加上去的东西。在这里,我不能理解的是“因情感和态度所造成的失真”指的是什么?什么叫所谓的“失真”?
  布伦斯维克关于概率的线索学习理论认为,知觉是对末梢课题的感知,而环境在刺激抵达感官时只提供不确定的信息。这些刺激成为现实末梢客体的线索,而且依据线索族的层次予以评价。推理由一种好似赌博的行为所构成,也即在线索和参照已被联系起来时,运用先前经验的储存。咋布伦斯维克看来,由联结而形成的线索学习是知觉学习的基本机制。
  以埃姆斯、坎特利尔和伊特尔森为主要代表的相互作用论,在强调先前经验的无意识推理方面与布伦斯维克的观点相似,差异在于相互作用论关注主观的作用。个体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假设世界里,这个世界可能为错觉所左右,从而影响个体的知觉,在相互作用论者看来,作用于刺激的主观评价不仅受制于导致加权假设的先前经验,而且受制于个体的价值和态度。
  巴特莱特和布南的图示理论将知觉视作一种建构过程。图式是以往经验的概念化,并且随个体的发展而得以建构。这些图式在知觉中起中介作用。无意义的感觉可由图式术语来解释。对此理论来说,所谓知觉学习就是图式的建构。
  皮亚杰也运用图式,并且把知觉看做积极的建构过程。然而,他在知觉与逻辑的智力过程之间作了明确的区分。知觉涉及感觉输入被原有的图式所同化,所以,图式的习得是知觉学习的一个基本过程。平衡是通过积极探索而使事物建立联系。当图式变得便于操作时,它们就可以用来指导探索。随着发展,知觉活动的自主性日益减弱,且受制于智力过程的指导。
  关于知觉学习的理论的可归纳为两类:分化论和丰富论。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并没有根本的分歧,它们可能说明了知觉学习的不同形式。
  分化论把知觉学习看作是发现早先忽略了的感觉刺激并把它转变为有效的信息,知觉的改变就是学会了对感觉刺激新的方面的反应。这种理论认为,客观世界是极其丰富的,它有大量的信息,而人接受刺激的能力是有限的,开始时人只能对物体进行粗糙的分化和选择,随着经验的积累,人获取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先前不能分化的刺激逐渐分化了出来,知觉也就从掌握物体的一般特征过渡到掌握物体的本质特征。知觉的这种变化不是以新反应代替原来反应,而是在主体和刺激物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了以差异特征为基础的更高级更复杂的知觉结构或图式。
  丰富论认为知觉学习就是用联想和过去的经验来丰富感觉经验,知觉的改变是学会了对相同的感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以E.布伦斯威克等为代表的知觉推断理论就是丰富论的一种。这种理论认为知觉是在外界刺激作用下瞬间形成的,因而信息的输入是极初步的。这部分信息只能作为线索,用来提取过去经验中的有关信息,作为假设或推断外界物体性质的依据,并用已有的经验来弥补瞬间输入信息的不足,以形成完整的知觉。
  学习对知觉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学会对新刺激进行反应或学会对原有刺激作出新的反应。通过学习,一方面能区分出早先被忽略了的刺激特征;另一方面,能对刺激做出新的评价,并学会对刺激间的差别进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并不是根据物体的孤立特征来辨认它们,而是在刺激不断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从它们的许特征中找出相对不变或相对稳定的特征,从而辨认它们,这一切只有通过知觉学习才能实现。
  第二部分从第八章开始,以实验为取向写了四章。知觉学习的实验何以分为四类,作者讨论了每一类的范例和设计,并且附有其自取实验的大量插图。关于这四章的内容,作者不止概述了实验的过程,而且好评价了实验的方法,与此同时,作者还指出了可以进一步开展研究的途径。应该说,在这四章里,作者是用批判的态度进行撰写的。
  1961年,伦纳伯格研究了颜色标签对后来在人这些颜色的效应。结果发现,被试对实验人员的标签没有偏见。伦纳伯格得出两个结论:
  (1)记忆时,命名的习惯是颜色在人的参照点;(2)这些习惯不为短暂的影响所困。他在同一篇文章中报道了颜色命名习惯对颜色的同时辨别的潜在效应。由于祖妮语对颜色的命名与英语对颜色的命名具有同一的频度,因此可将祖尼人被试与美国人被试进行比较,以预测两类被试在颜色空间的某些区域存在着可以比较的拓展和收缩。然而,这一假设没能得到证实,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当颜色刺激在同时呈现的条件下匹配时,命名习惯并不影响对颜色的辨别。
  知觉学习先于对事物、模式和序列的表征。有些表征可能先于另一些表征,例如,在皮亚杰看来,感觉运动图式和具体意象先于抽象概念。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表征先于摹本,先于运用言语标签的能力。然而,随着儿童命名能力的出现,上述活动可能通过下列途径是的学习进一步加速:(1)提供检测和核对的信息;(2)注意区别性特征和更为高级的关系。这两条途径尤其有助于学习区别性特征、复杂物体的结构,以及诸如讲话和著述等编码刺激。
  练习的方法、刺激变式的类型、强化和矫正等,都与这些实验中的人物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刺激时随单维而变化的,还是随多维而变化的,甚或是不能从维度上予以描述的。例如,有人认为,渐进的练习对单维的变化具有价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矫正对改变常见的错误具有价值,但是,实验结果告诉我们,知觉学习需要自知,也即根据自己的操作反馈来为自己提供强化。现实生活中的食物是千差万别的,对所有这些实验来说,大多数都缺乏生态效应。尽管如此,它们仍为我们提供了如下的证据:知觉学习是存在的,我们能在不受反应学习干预的情况下研究知觉学习。
  第三部分从第十二章开始,专门论述知觉的发展,既涉及种系的发生,又设计个体的发生。最近几年,人们对儿童的知觉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也有助于丰富本书的内容。作者发现了知觉的分类方法,并且认为它们是十分有益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远胜于枯燥乏味的陈旧标题,注入视觉,听觉,色觉和形状知觉等,最后一章 作者试图探讨和证实知觉发展的趋势,并且使它们与作者关于知觉学习的原理相一致。
  导致发展变化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它们涉及遗传因素、体外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加入饲养一只小猫表现出典型的猫捉老鼠的行为,那么久其识别老鼠的意思而言,哪些因素使它把老鼠感知为猎物呢?当然,致谢因素中移动包含有遗传因素。然而,当乌龟或食蚁兽看见老鼠时,即便它们处于最能引起幻想的饲养条件下,也不会把老鼠作为可以追逐、捉捕和吞食的猎取目标。生长的条件亦如此,猫的眼睛在其发展阶段需要一定的光照,以便形成对物体的正常的视觉辨别能力。已有证据表明,具有社会性质的环境因素,将决定老鼠被看作是猎物还是伙伴。
  对编码的信息作出分化的反应,要求信息从现实向一个具相似性的替代物进行转换。或许,真的只有人类才具有这种感知能力。虽然家畜和宠物也能对言语作出分化的反应,但是它们似乎是对信号作出反应,而不是对符号信息作出反应。在探索这个问题时,已有两个现象被考察过:一是对刺激识别来说日益增加的特定性。专门化的感官结构的演化,以及敏度范围的精细化,都已具有实验的见证。动物能够根据不同的刺激能量,在知觉上产生渐进的分化。不过,这种倾向必须与动物的适应相联系来进行观察,因为分化可以演化,而且沿着不止一条路线演化。物种直接存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检索刺激信息的量值上,而且还表现在起着支配作用的信息种类上。
  物体知觉的形成,它始于出生第一年,对人脸的有效分析表现为,婴儿注视其视野内具有显著对比度的圆点、边缘和角。但是,他们这样做时,并非出于自主,而是强制性的。当他们的注意变得更具探索性时,其注视也就更具有选择性,结果,形成了对物体的重要特征的反应。人脸的分辨特征始于双眼,接着是嘴部。五个月之前的婴儿以及能分辨真实脸形和木偶脸形之间的差异。但是,惟有在出生六个月以后,他们才能分辨脸部的区别性特征,以及不同的脸部表情。
  把握物体的特征,取决于对它们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有些抽象特征的提取,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习得性技能。物体恒常性的特征是最为原始的,而对物体的分化性因素的辨别是缓慢形成的。但我们队恒常性的形成仍存疑问,也许,恒常性的发展并不是恒常的。

wsyy001 2013-05-08 11:43

  由于科学的发展和日趋成熟的技术,人们对大脑神经的功能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随着对大脑神经可塑性研究的深入以及人们对学习方式以及效率的探讨,知觉学习的研究科学应运而生。本文就知觉学习的效率与学习方式的安排和噪声以及对比度质检的关系展开研究和探讨,如知觉学习的机制与特点、学习方式对学习效率的推促和延缓作用、噪声和对比度对学习效率的干扰程度以及对与之相关的实验数据进行的分析。
  知觉学习(perceptual learning):个体对感觉材料的加工方式因经验的积累或练习而得到改变或提高的过程。格式塔心理学家M.韦特海默否认知觉受学习的影响,但是大量的实验证明,练习能提高对简单刺激的感受性,也能提高对物体形状和大小的辨别能力。这种提高只有在各种感觉,如触摸觉、运动觉和视觉等的相互协调和验证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否则就不能学会以新的方式去知觉外部世界。大量的证据已使人们承认知觉能够因学习而改变。
  1、知觉学习的特点:
  知觉学习作为一种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指知觉能力随知觉训练或经验而达到的最某一事物的认识逐渐改变的现象。首先我们来了解下知觉的特征,知觉的特征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刺激不完备时,根据一些个别对象而知觉到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特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新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的特性揭示出来的特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的物理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仍然保持相对稳定和不变的特性。科学家经不断地实验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的大脑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成年以后对事物的认知感知依然在持续不断地改变。当对知觉经历进行监控时(如进行有规律的训练),实验对象对事物的认知和感知会随着实验的进行而逐渐改变。通过知觉学习能够提高对某一事物的辨别能力,能辨别出进行训练之前所不能辨别的特征。

wsyy001 2013-10-22 19:22

知觉学习的理论

导语

在学第一章时,我们曾提到了吉布森,你们还记得吗?我们在将发展理论的分类时,把吉布森的理论界定为一种功能理论,或者说是一种小型理论。由此,我们对吉布森的理论有了初步印象——她的理论是限定在某一个范围的,而这个“范围“就是知觉。但是,吉布森所讲的知觉又与传统意义上的知觉含义(或者说与我们耳熟能详的知觉含义)有很大不同。

第一节:背景与传略

19世纪末和20 世纪初的各派心理学对知觉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主要的派别有直觉学习的中介说和直觉学习的差异说。

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夫妇是知觉学习差异说的代表人物。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知觉发展是一个占主导作用的心理发展过程。

吉布森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也是知觉心理学的汉族要代表人物。她1931 年毕业于史密斯学院,1933年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1938年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她回到史密斯学院任讲师,1949年任职于康奈尔大学,1966 年任该校教授至1979年退休。

她曾任美国东部心理学会主席,美国艺术及科学研究院、托架教育研究院成员,美国科学促进学会名誉会员,197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曾获得儿童发展研究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贡献奖,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和美国心理基金会终身成就奖。

第二节:知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知觉是人类主动的活动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和神经生理学家都还倾向于把感知觉与理解分隔开加以看待。在普通心理学中,知觉通常被定义为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的整体反映,是个体对客观事物和身体状况的整体反映。虽然人们承认知觉与人的主观状况和个体经验有关,但更与直接的感觉相联系。因此,传统的知觉定义,更多地认为知觉是一个被动的心理过程。

近30年,人们才意识到把知觉与思维割裂开来是很幼稚的观念,因为事实上它们是不可分隔的。美国心理的学家E·吉布森就认为,知觉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人(包括儿童和成人)在环境中主动发现、探索、参与和抽取信息的过程。

人类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信息,而是主动地搜索信息。人基于不同知识背景、目的和需要等,从同一信息源中搜索到的信息内容不一样。

把通常认为是被动的过程改为主动过程,决不是一字之差,而是一个深刻的观念更新。事实上,吉布森对知觉概念的更新建立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之上。其中最著名的实验研究就是大家熟悉的“视觉悬崖”。因此,儿童在环境中活动接收的信息取决于儿童学会如何知觉,取决与儿童如何将有关的信息加以联系、组织,而不是被动接收、简单相加。

(二)、刺激中信息的分化

关于知觉机制,传统理论认为是通过“符号+对象”来认识事物,如:看了红色这个对象,学习“红色”这个语言符号,儿童就认识了红色。概而言之,是一个简单的接受不连续的、孤立的信息的过程。

但吉布森不这样认为,她认为知觉是分化信息的结果。儿童在认识对象时,不断地辨别信息,通过分化出对象特征来认识事物,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例如:儿童看到很多颜色,而后逐渐分化出红色的特征信息,从而认识红色。请您继续阅读书本第45页第三段和第46页第一段。读完后来检测一下。

(三)、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

正因为知觉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因此,研究知觉离不开自然环境。吉布森特别重视把生态学的研究原则引进儿童心理学的知觉研究。

为了充分反映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吉布森夫妇创造了一个新概念:“可知度”(Affordance)。

可知度就是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当我们在走路时,每跨出的一步,,都包含着我们对自己行为是否正确、是否可行的理解。否则,我们就寸步难行。事实上,我们对每一个对象的知觉,都包含着它与我们的行动之间关系的理解。这就是可知度的意思。

简单的说,知觉的可知度就是能判断可不可行。

请您自己再想几个可知度的例子。

儿童只要学会一项新的运动技能,就发现一种新的可知度。在视觉悬崖实验中,婴儿有了爬行的技能,也就有了是否可以爬行的可知度。正因为这样,婴儿才会拒绝向“深侧”一方爬过去。教材中提供的另一个爬水床的实验研究更是清晰的证明可知度的获得与作用。请大家好好体会。

从前,大多数研究知觉的心理学家都是在实验室里研究感知觉,把知觉与行为隔离开来。而吉布森则明确指出,研究知觉必须与行为相结合,只有研究知觉行为,才能真正弄懂知觉的发展。而儿童的知觉行为与具体环境是不可分隔的。因此,必须把生态学的变量引进心理学的研究。

许多幼儿教师都具有从事科研热情,这是很可贵的。幼儿园本身就是一种适合幼儿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教育活动或日常管理中来研究儿童教育和发展的规律,千万不要把儿童孤立起来加以“究”,这是吉布森对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吉布森本人的学术生涯就为我们提供了重视生态环境的良好典范。

(四)、儿童知觉发展的趋势

发展理论阐述发展趋势,是"本份"的事儿。因此,它是一个重点内容。教材从三个方面给我们说明儿童知觉发展的趋势,即:

1、知觉特异性增加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知觉与刺激信息之间的一致性增加,也就说,儿童知觉变得越来越准确。

2、注意实现最优化

在吉布森看来,知觉发展和注意发展几乎是同义词,都是指知觉的主动性越来越强。注意行为包括外显的探究行为,此外还有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注意行为。

3、信息获得更加经济有效

也就是操作起来越来越方便,可以通过确定刺激的外部特征、获得恒常性以及形成知觉结构单元来实现。

这里提醒大家注意吉布森晚年对自己理论做了一点调整,她认为,知觉过程中对外部特征、恒常性和结构单元的学习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知觉对象的可知度的发现。也就是说,所谓“信息获得更加经济有效”,最终表现为可知度获得的快捷。如果你不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请你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知觉恒常性的功能,会发生什么呢?

你的老朋友只有站在你们第一次相识时的位置时才能认识,一旦过近或过远是就不再认识,需要重新介绍,你看麻烦不麻烦?

此外,任何一个具体的知觉行为都是人的认识过程的一个方面,每一个知觉行为与其它知觉行为和其它认识过程一起,为认识过程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正是认识是一个整体的反映。

(五)、知觉发展的机制

1、抽取:抽取就是对知觉对象特征的分辨。对象的各种特征,只有被分化,即被抽取后才能变为知觉信息,此外,对象的外部关系也需要加以抽取才能被知觉。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这里所讲的“抽取"与思维中所讲的抽象很相象。确实,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吉布森就认为知觉与思维是不可分割的,这也正是当代心理学对传统知觉理论的发展。

2、过滤:过滤与抽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抽取一类信息时,肯定就会放弃其它类的信息。每个人可能都有这种经验,在嘈杂的环境中,你可以清晰的分辨出你的朋友的燕昵细语,这就是你的提取和过滤机制在发挥作用。儿童的过滤的能力具有年龄特征,经过训练的学前儿童能有较好的过滤能力。在心理学中,用(超六的)实验可以检测和提高知觉过滤的水平。

3、注意的外围机制:在知觉过程中,注意会表现出一定的外部特征,如“目不转睛”、“侧耳倾听”、“聚精会神”、“目瞪口呆”等。这些注意的外围机制有助于知觉信息的获得,也是能力的一种表现。

第三节:对吉布森知觉学习理论的评析

吉布森对知觉的解释与传统的知觉解释并不相同。传统的知觉概念反映的是一种被动的、直接的反映过程,而吉布森把知觉看作为人的主动活动过程。儿童的知觉发展,就是主体不断地从环境中分化信息的学习过程。这种主动活动的知觉理论体现了儿童心理活动的主动性,与当今的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重视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动性,对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改变消极儿童观、树立积极儿童观、改革学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心理学依据。同时,它对改进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教材对吉布森知觉学习理论的评析,就是基于以上的基本观点而展开的。请认真阅读和体会。

幼儿是主动知觉的,在发展儿童知觉的过程中尽量提供主动的活动,让儿童主动操作而不要被动地灌输。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3-0023

粤ICP备09035398号

广州视景医疗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