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神经心理发育

hais 2001-12-31 00:15

心理发展又称心理发育,指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期间持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从物种发生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大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人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在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
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发展主要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概言之,指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和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反应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方向发展;二是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方向发展;三是认知机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方向发展;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方向发展。
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需掌握两个要点:其一是儿童的运动能力、认知、情绪和行为等随年龄的发育规律;评价儿童的心理发育通常以年龄别心理发育水平作为标准。其二是同龄儿童在各项心理要素发展水平上的个体差异,了解和掌握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针对这些差异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保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

hais 2001-12-31 00:15

一、大脑发育
儿童出生时大脑在结构上已接近成人,脑重350g~400g,约为成人脑重的25%(而这时体重只占成人的5%)。此后第一年内脑重增长最快,6个月时已达700g~800g,12个月时达800g~900g。这段时间内神经细胞迅速发展,层次扩展,神经元密度下降且相互分化,突触装置日趋复杂化,轴突变长,并向皮层深入。这种脑形态的发展,为其脑机能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促进了整个心理的发展。
小儿到24个月时,脑重增加到1050g~1150g,脑及其各部分的相对大小和比例已基本类似于成人大脑。白质已基本髓鞘化,与灰质明显分开。大脑的髓鞘化程度是婴儿脑细胞成熟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整个皮质广度的变化与髓鞘化程度密切相关。人的大脑两半球不仅在解剖上而且在功能上也存在差异。所谓大脑功能不对称性就是大脑功能趋向一侧化,即某些功能偏向左半球或右半球。一般认为,右脑半球对空间信息加工具有更多能力,左脑半球对语言信息加工具有更多的能力。研究发现,婴儿期就已有大脑功能不对称性,以后随着发展,这种功能的侧化现象更加明显,并且出现男女两性在大脑两半球功能和反应部位上的差异。
幼儿期脑继续迅速发展,到6岁时的脑重接近成人脑重范围。神经纤维分支显著增多增长,利于神经突触联系的形成和加强。同时,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从脑干、小脑开始,逐步遍及大脑皮层。神经髓鞘化的意义在于,使神经兴奋的传导更加迅速而准确。进而,神经中枢内的联系加强,分化作用提高,条件反射更加巩固而稳定。额叶表面积的增长率继2岁左右的增长高峰后,在5岁~7岁明显加快,此后维持在一稳定的水平。
7岁~8岁儿童脑的质变加速进行,神经突触分支变得更多更密,大量神经环路形成。这一阶段,大脑额叶迅速增长,皮层内抑制和分析综合能力提高,为儿童的学习和记忆发展创造条件,儿童运动的准确性与协调性得到发展,儿童的行为变得更有意识。此时儿童对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和文字的反应尚未完善,对直观形象事物的模仿能力强,而对抽象观念的思维能力差。
9岁~16岁期间是大脑皮层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复杂化过程,突出表现为联络神经元功能的加强和联络纤维的数量大增。这一过程进行得越完善,大脑皮层越趋成熟,联想、推理、概括、判断能力也越强。儿童脑电图研究表明,儿童大脑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而且是不可逆的。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此后发育速度变慢,15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小脑在1岁内发育很快,3岁时小脑已基本与成人同,能够维持身体的平衡性和准确性。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

hais 2001-12-31 00:16

二、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心理发展包括动作、言语、认知、情绪、人格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成,同时又受不同年龄期生理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其制约。
(一)婴儿期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从出生至两岁左右,大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只有动作性智慧,而没有表象的和运算的智慧。婴儿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粗大运动:包括抬头(3个月)、抬肩(4个月)、翻身(6个月)、坐(7个月)、爬行(8个月)和站立、行走(12个月)、跳(2岁)等;②精细动作:包括视线跟随、手握物、手指动作等;③言语:从呀呀学语到有明确含义的语言发展;④社会性:包括表情、微笑、认人、啼哭等。婴儿期的心理活动基本上还是初步的、幼稚的。有目的的记忆、思维和行为活动,往往要从2岁以后才开始形成。
婴儿期的动作发育规律是①自上而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运动,其次是躯干运动,最后是腿脚的动作,即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向成熟的。②由近及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以上肢动作为例,肩头和上臂首先成熟,其次是肘、腕、手,手指动作发展最晚。③由粗到细:生理的发展从大肌肉延伸到小肌肉,因此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小肌肉的需要手眼协调的精细动作。④从整体到特殊,从孤立运动到共济协调:主要表现在儿童随意运动在力量、速度、方向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提高以及各动作间的相互协调。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婴儿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典型结合。一般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①容易型:表现为吃、喝、睡等生理功能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环境,情绪愉快而稳定,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这一型的婴儿约占全体的40%。②困难型:约占10%,表现为哭闹无常、烦躁易怒、不易安抚,在饮食、睡眠等生理功能活动方面缺乏规律性。③迟缓型:约占15%,表现为活动水平低,行为反应强度弱,情绪消极,对外环境和事物的适应较慢。另有35%的婴儿属于上述类型的混合型或交叉型。气质及其类型在婴儿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对了解和预测婴儿个性发展和社会相互作用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幼儿期 幼儿期心理发展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幼儿期动作的发育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感知觉、体格和生理功能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着幼儿的智力、情绪、个性的发展。因而在儿童早期,对动作发育程度的测量常被用作儿童心理的筛查及诊断测验,用以评价心理发展水平。
  幼儿期是完整的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也是连贯性言语逐步发展的阶段。其语言发展是先理解后表达,先学发音后用词法句法。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应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副词,表达性言语相继发展。自1岁半~2岁始,幼儿掌握的词汇开始迅速增加,3岁时增加更快,5岁~6岁时增加速度减慢。一般来说,3岁时约能听懂8000个单词,使用300~500个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指出三种以上的颜色,说出3~4个词的句子;4岁时会使用更多的形容词和副词,懂得代词的含义,简单叙述不久前发生的事,说出许多实物的用途,读100以内的数;6岁时说话流利,句法正确。
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忆、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记忆的持久性发展快,但精确性尚差,记忆的策略和元记忆初步形成,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长。思维开始摆脱动作的束缚,言语在其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在动作前已进行思考,这种思考开始超越时空限制,具备了一定的行为目的性和预见性。但是,幼儿的思维还不能离开实物及其表象,对事物的概括往往是非本质的概括。认知理论将儿童2岁~6、7岁 阶段称为前运算阶段,这时由于符号功能的出现,使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化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对幼儿认知发展评价常从其感知觉、记忆、言语、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进行。
幼儿的社会性认识受自我中心的限制,尽管能区分自己与他人,但仍然认为他人对世界的看法和自己相同;随着社会交往经验的增多,儿童逐渐认识到他人不仅有与己不同的思维和情感,而且在相同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儿童开始理解他人行动的目的性。
情绪的分化在幼儿初期基本完成。在整个幼儿时期,情绪体验已相当丰富。但是,由于幼儿的内抑制能力较差,情绪往往不稳定,缺少控制,常表现得较强烈和高涨。幼儿期的情绪动因和表现方式上都与成人不同。这一时期社会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已开始发展,且日益加深和丰富。
儿童气质类型的先天性差别在社会化过程中进一步扩大,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幼儿的个性心理特征已初步形成,开始在兴趣爱好、能力和气质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初步形成对己、对人、对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幼儿的自我意识,如自我评价、自我概念、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逐步形成并进一步发展。幼儿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倾向性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以后的社会化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个性与社会性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可以说,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儿童个性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
(三)学龄期 6、7岁~12、13岁是儿童进入学校学习的时期,学习活动逐步取代游戏活动而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并对儿童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认知理论将此期称为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已能逐渐超出知觉的限制,形成守恒概念和可逆性,并能进行具体运算。
学龄期开始,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全面发展,表现为有意注意开始延长,观察力提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记忆由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加快发展。此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如低年级小学生虽能熟练地演算加减乘除,但对诸如货币的价值理解就很肤浅。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即小学4年级时期(约10岁~11岁)。低年级小学生对不具体、不形象的概念很难记忆,但机械记忆能力却在飞速发展,10岁通常达到一生的最高峰。另外,低年级小学生极具模仿能力,其想象力的发展也以模仿性想象为主。因此,成人的言行对其行为塑造起关键作用,而教师是他们较崇拜的对象,故教师的言谈举止更有楷模作用。
此期儿童的记忆正由机械记忆向理解性记忆过渡,已能对抽象的词汇和具体形象的图画表现出同样良好的记忆;模仿性想象仍占主导地位,但在绘画、手工、游戏中都有大量创造性想象力的迸发。
社会化的丰富性促使儿童进一步加深对自我、对他人的认识和了解,使其个性和社会性有了新的发展。学龄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客观化时期,他们不仅逐渐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步发展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
在情绪发展方面,高年级小学生的一些高级情感,如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社会道德等开始落实在行为表现上,而且远比低年级时深化。例如,他们不单只是简单地“爱好人,恨坏人”,而且能把这种爱憎感从亲人、班级团体扩大到爱国家、爱人民方面。不过,在社会化过程中,消极不良因素的影响,可使小学生的一些骄傲、自满、专横、懒散、嫉妒、幸灾乐祸等不健康的情绪情感有所滋长。
(四)青春期 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变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是由儿童期转向成年期的过渡阶段,是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成人感和独立意向的发展: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熟,青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随着这种成人感的产生,他们希望参加成人的活动,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希望别人把他当成人看待,让自己享受与成人相同的权利。如果这时父母或成人还把他们当小孩看待,他们便会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认为这是大人对他们的束缚和监视。正因为如此,到了青春期的少年常与父母和老师“对着干”,往往故意表现出反抗情绪和疏远意图。
(2)自我的分化:自我有两种,一是有知觉能力、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自我;另一是可以作为客观观察对象的自我,即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这两种自我由最初的混沌状态开始渐渐分化。青春期开始认识自己的同时,试图按照自己的愿望塑造自己、统一自己,这是青春期个性重组的表现。因此,主观自我里包含着理想化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一种幻想。临床心理学认为,客观自我与理想自我间的距离太远,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也有的青少年会沉溺于自我观察和自我陶醉中,会使自己脱离现实,陷于孤立,乃至怀疑自己的不真实性,导致人格解体。
(3)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增加:青少年强烈地渴望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他们常会照镜子,研究自己的相貌和体态,注意自己的服饰与仪表,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当青年人聚集在一起时,往往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被别人观察的对象,而较少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观察者。因此,他们好把思想集中在自己的感情上,常常夸大自己的情绪感受,认为他(她)的情感体验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常以为自然界和社会的有些法则只对别人发生作用,而对自己是个例外。这种想法可能会促使青少年去冒险。
(4)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自我评价是指自我对自己能力和行为的评价,它是个体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强;二是自我评价逐渐从片面性向全面性发展;三是对自己的评价已从身体特征和具体行为向个性品质方面转化。
2.性意识的发展 性发育的逐渐成熟,促使少年的性意识急剧发展。他们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别,从对异性的好奇逐渐转化到一种朦胧的对异性的眷恋、向往和接近倾向。性意识有力地动荡和改组着少年的心理内容和结构,而社会生活条件及环境又制约和影响着少年的心理水平和行为方式。所以,此时表面上男女生之间界限划分,内心却都怀着对异性的神秘感,渴望并想象去接近对方;他(她)们表面上互相回避疏远,实际上却在敏锐地注意着对方的举止言行和身体变化;表面上在异性面前拘谨、羞涩,实际上常用爱美、出风头、冒险行为甚至恶作剧来招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他们开始特别喜欢在学习、工作之余搞点美术、摄影、音乐、舞蹈,观看电影、文艺作品等来陶冶自己的情操。
3.认知发展 儿童11、12岁起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此时思维活动已超出具体的、感知的事物,使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凭借演绎推理、规律的归纳和因素的分解来解决抽象的问题。
初中年龄阶段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感知活动已相当精确和概括,理解性记忆已取代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加迅速,能正确掌握概念,并进行判断和推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然还不够稳定和全面,但在某些问题上的独特的、创造性的见解有时比成人更深刻。学习已能独立思考,自行对学习材料进行逻辑加工;学习态度则更加自愿、刻苦和主动;具体社会意义的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起主要作用。
高中生的智力已接近成熟,其智力活动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即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和稳定在毫无直接兴趣的、比较抽象、枯燥和困难的学习任务上,并能在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中分配自己的注意力;观察能力有时比一般成人更加精细、深刻和全面;学习动机更加深远,学习兴趣明显分化,学习中并能采用按系统、意义、分类进行归纳和对各学科作交叉综合性记忆的方法,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中心环节。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这时,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并进入成熟期,辨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4.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青春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使得身心发展处在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成人感使得少年希望尽早摆脱童年期的一切,寻找到新的行为准则,获得一种全新的社会评价。并且因性的日趋成熟,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无法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在这些生理心理的内驱力作用下,他们会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从而感到种种困惑和烦恼。
(2)心理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少年时期的心理活动水平常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这主要表现为①反抗与依赖:强烈的独立意识常使青少年不愿服从父母或老师的要求,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但是,他们在内心上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生活中还需要成人多方面的帮助与支持。②闭锁性与开放性:儿童进入青春期后,渐渐闭锁起自己的内心,不愿向他人吐露自己的心声,但同时又感到孤独和寂寞,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理解。③勇敢与怯懦:心理行为上常有勇敢的想法和举止,甚至有鲁莽冒失的冲动,但有时又十分羞怯退缩,在公众场合表现扭捏拘谨和不够坦然。④高傲和自卑:容易凭一时感觉对自己下结论,对自信程度把握不当,易高估或低估自己;对挫折耐受力较差,可因偶然的失利和挫折产生极度自卑。⑤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成人意识使青春期少年力图从各方面否定自己的童年,但又留恋童年期的那种无忧无虑的心态和简单明了的情绪宣泄方式,尤其遇到失利或挫折时,希望得到自己小时的那种关照和保护。
   (3)易出现心理及行为的偏差: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平衡,会感受许多心理矛盾、压力和心理冲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顺利解决,就有可能在情感情绪、性格特征及日常行为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甚至出现较严重的心理行为偏差,乃至精神疾病。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3-0023

粤ICP备09035398号

广州视景医疗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