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眼睑病

netecflash 2002-07-23 17:12

眼睑有保护眼球的作用。眼睑的主要疾病包括皮肤和分泌腺体的炎症。睑和睫毛的位置异常等。
第一节 眼睑皮肤病

--------------------------------------------------------------------------------
  一、眼部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
  (一)病因:眼部带状疱疹是一种性质较为严重的睑皮肤病,由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节或某一分支受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正在接受放射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容易发生本病。发病后终身免疫,很少复发。
  (二)临床表现
  1.发病部位:常发生于三叉神经之第一支(眼支),分布在有发的头皮、前额与上睑的皮肤;有时也侵犯第二支,病变分布在下眼睑,颊部及上唇。其特点为仅侵犯单侧,止于眼前额的中线形成和显的分界。
  2.自觉症状:发病初期,三叉神经的分布区有剧烈神经痛、怕光、流泪等。
  3.体征:发病数日后出现皮肤潮红、肿胀,簇生无数透明、大小不一的疱疹,呈带状排列,水疱初为无色透明,继则混浊化脓,数周内结痂脱落。因侵犯真皮,遗留永久性瘢痕。常并发角膜炎和虹膜睫状体炎,影响视力,偶而也发生眼肌麻痹。此外严重者可伴有发热、畏寒、不适等全身症状,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三)治疗
  1.卧床休息,吃易消化的食物。
  2.局部涂1%龙胆紫,也可撒滑石粉。
  3.疼痛剧烈时可给予镇静剂和镇痛剂。
  4.病情重者可给予肌注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和维生素B12,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5.应有恢复期全血或血清行肌肉注射,每次10毫升,可有显效。
  6.若并发角膜炎或虹膜睫状体炎,局部应点0.1~0.2%疱疹净(I、D、U)、散瞳及热敷等。
  7.必要时,可适当加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因醇。
  二、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
  接触性皮炎是眼睑皮肤对某些致敏原所产生的过敏反应。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头面部发生。
  (一)病因:
  1.药物过敏、尤以药物性皮炎最为典型。常见的致敏物有抗生素溶液、磺胺类药物、表面麻醉剂、阿托品、汞制剂等。
  2.化妆品过敏,也为常见的过敏原,如清洁液、染发剂、眼影粉、气雾剂等。
  3.塑料制品,如眼镜架等。
  (一)临床表现
  1.自觉症状:病变部位有痒及烧灼感。
  2.急性期眼睑红肿,皮肤起泡,伴有渗液,色微黄,质粘稠。
  3.慢性期,渗液减少,红肿减轻,皮肤表面变得粗糙,有痂皮及脱屑。
  4.有时伴有睑粘膜肥厚、充血、水肿。
  (三)治疗:
  1.除去病因,立即中断对致病原的接触和使用。
  2.急性期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冷湿敷。
  3.局部应用皮质激素药物如0.025%地塞米松及强地松眼膏。但不宜包扎。
  4.全身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及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等。重者可口服激素类药物。
  5.戴用深色平光镜,减少光线刺激和症状。
第二节 睑 缘 炎
  为睑缘皮肤、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临床上,分为鳞屑性、溃疡性及眦角性三种类型。
  一、病因
  由于睑皮脂腺及睑板腺分泌旺盛,皮脂溢出多,合并轻度感染所致。其中鳞屑性睑缘炎多为酵母样霉菌或糠疹癣菌;溃疡性睑缘炎以葡萄球菌为主;眦性睑缘炎则是摩一阿附(Mo-rax-Axenfeld)双杆菌感染引起。其它如风沙、烟尘、热和化学因素等刺激,屈光不正、眼疲劳、睡眠不足、全身抵抗力降低、营养不良、如维生素B2的缺乏等都是引起三种类型睑缘炎的共同诱因。
  二、临床表现
  (一)鳞屑性睑缘炎(squamnus blephalitis)
  自觉刺痒,睑缘潮红,睫毛根部及睑缘表面附有头皮样鳞屑。睫毛易脱落,但可再生,少数病例皮脂集中于睫毛根部呈腊黄色干痂,除去后,局部只见充血,并无溃疡面。病程缓慢,有时能引起睑缘肥厚。
  (二)溃疡性睑缘炎(ulcerous blepharitis)
  症状较前者重,为三型中最严重者,睫毛根部有黄痂和小脓泡,将睫毛粘成束,剥去痂皮,露同睫毛根部有出血的溃疡面和小脓泡。因毛囊被破坏,睫毛脱落后,不能再生而造成秃睫。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瘢痕收缩时牵引邻近未脱落的睫毛而使其乱生,刺激眼球。如病程日久,睑缘肥厚外翻,泪小点闭塞,可造成溢泪。
  (三)眦角性睑缘炎(angular blepharitis)
  自觉刺痒,多为双侧,外眦部常见。共特点为内、外眦部皮肤发红、糜烂、湿润,有粘稠性分泌物。重者出现皲裂,常合并眦部结膜炎。
  三、治疗
  (一)去除病因:避免一切刺激因素,矫正屈光不正,加强营养。
  (二)鳞屑性者: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后除去痂皮,以1~2%黄降汞或抗生素皮质激素眼膏涂擦睑缘,每日2~3次,愈后继续用药二周,以防复发。
  (三)溃疡性者:同上清除痂皮后,挑开脓泡,拔去患处睫毛,然后涂以抗生素或磺胺眼膏。此病较顽固,治疗应力求彻底,不可中断。病情好转后要持续用药三周,以防复发。屡犯和长期不愈的病例应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选择有效药物,并可采取自家疫苗或葡萄球菌类毒素疗法。
  (四)眦角性者:用0.5%的硫酸锌液点眼,此药能阻止摩-阿氏双杆菌所产生的蛋白溶解酶侵蚀组织,故有效。局部再涂以抗生素或黄降汞眼膏。
第三节  睑腺病
  一、睑腺炎(hordeolum;stye)
  (一)病因
  由于葡萄球菌侵入睫毛根部皮脂(zeis腺)或睑板腺而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通称为睑腺炎。前者为外睑腺炎,后者为内睑腺炎。当身体抵抗力降低、营养不良、屈光不正时容易发生。
  (二)临床表现
  1.外睑腺炎,亦称外麦粒肿(external hordeolum)又名睑缘疖,本病开始时睑局部水肿,轻度充血,自觉胀痛,近睑缘处可触及硬结,触痛明显,以后逐渐加重,形成脓肿,且在睫毛根部附近出现黄色脓头,破溃排脓后疼痛迅速消退。重者引起眼睑高度红肿,邻近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肿痛,甚至全身畏寒、发热等症状。(见彩图2)
  2.内睑腺炎,亦称内麦粒肿(internal hordeolum)。因睑板腺位于致密的睑板纤维组织内,故疼痛较剧。早期发炎的睑板腺开口处充血隆起,数日后睑结膜面隐约可见黄色脓点,最后穿破睑结膜,排脓于结膜囊内。
  (三)治疗
  1.早期:局部理疗或热敷,点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药膏,促使炎症消退,重病者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以控制为症,防止扩散。切忌过早切开或挤压,否则炎症扩散,轻者可引起眶蜂窝组织炎,重者能导致海绵窦血栓或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2.脓点已出现,局部有波动感时,切开排脓,外睑腺炎在皮肤面沿睑缘作横型切口,一定要将脓栓摘出。内睑腺炎,在睑结膜面作与睑缘垂直的切口,排净脓液。,
  3.对多次复发的顽固病例,首先去除病因,并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亦可作自家疫苗注射。
  二、睑板腺囊肿(霰粒肿)(chalazion)
  (一)病因: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分泌物潴留,刺激周围组织而形成的睑板慢性肉芽肿。多见于青少年或中壮年。可能与该年龄阶段睑板腺分泌功能旺盛有关。发生在上睑者居多。
  (二)临床表现:本病进程缓慢,多无自觉症状,在眼睑皮下能扪到一硬结,表面光滑,皮肤无粘连,无压痛,大者可见皮肤隆起,但无红肿,病人感觉眼睑沉重,可出现轻度假性上睑下垂。翻转眼睑,见病变所在部位睑结膜面呈紫红色或灰红色,有时自结膜面穿破,排出粘胶样内容物,肿块消退。但可有肉芽组织增生,而产生摩擦感。肉芽组织如出现在睑板腺排出口处,睑缘有乳头状增殖,称为睑缘部睑板腺囊肿。
  (三)鉴别诊断:本病诊断容易,但对老年患者或反复出现硬结的患者,要考虑到是否有睑板腺癌,术后应将标本送病理科检查。
  (四)治疗:
  1.小的霰粒肿无须治疗,有时可自行消散,亦可涂黄降汞眼膏加按摩和热敷,促进其吸收消散。
  2.大者可行手术摘除,仔细将肥厚的囊壁摘净,以防复发。
  3.近年来,有人尝试将0.25ml甲基强的松龙注射在近肿块处结膜下或用去炎松-A直接注射在肿块内,对部分病例有效。

第三章 眼睑病

netecflash 2002-07-23 17:13

第四节  睑与睫毛位置异常
  眼睑的正常位置是:(1)眼睑与眼球表面紧密接触,形成一个毛细间隙,使泪液能吸附在这一毛细间隙中,随着瞬目动作向内眦流动,同时润泽眼球表面。(2)上下睑的睫毛分别向前上、下方整齐排列,可阻挡尘埃、汗水等侵入眼内,但绝不与角膜相接触。(3)在内眦部睑缘前唇的上、下泪点,依靠在泪阜基部,以保证泪液能顺利导入。一旦发生异常,会对眼球带来危害。
  一、倒睫(trichiasis)
  睫毛倒向眼球,刺激眼球称为倒睫,
  (一)病因
  因毛囊周围瘢痕收缩所致。凡能引起睑内翻的各种原因均能造成,其中以沙眼常见,特别是瘢痕期沙眼。此外,睑缘炎、睑腺炎、烧伤、外伤、手术等均可通过瘢痕的形成,改变睫毛方向,使睫毛倒生。
  (二)临床表现
  1.自觉症状为持续性异物感、流泪、羞明、眼睑痉挛等。
  2.体征为被倒睫摩擦引起的结膜充血,角膜混浊,甚至形成角膜溃疡。
  (三)治疗
  1.拔睫毛法:对于少数倒睫毛可用拔睫毛镊子拔除,但拔除后不久又可再生。
  2.电解法:为避免倒睫再生,可用电解法破坏毛囊,以减少睫毛再生的机会。
  3.手术:为数多或密集的倒睫,乃由瘢痕性睑内翻引起,可行睑内翻矫正术。
  二、睑内翻(entropion)
  (一)定义:睑内翻为一种睑缘内卷、部分和全部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的反常状态。
  (二)病因和类型:
  1.瘢痕性睑内翻:由睑结膜和睑板瘢痕性收缩弯曲所引起,常见于沙眼瘢痕期,也可发生于结膜烧伤、结膜天疱疮及白喉性结膜炎等病之后。
  2.痉挛性内翻:主要发生在下睑,由于眼轮匝肌痉挛收缩所致,多见于老年人。因老年人皮肤松弛,以致失去牵制眼轮匝肌纤维的收缩作用,加上眶指肪减少,使眼睑后面缺乏足够的支撑。此外结膜炎、角膜炎的刺激,长期将眼包扎过紧,小眼球、无眼球等均可诱发本病。
  3.先天性睑内翻:主要见于婴幼儿下睑内翻,大多由于内眦赘皮牵拉,体质肥胖及鼻根部发育不够饱满所致。也有些是由于睑缘部眼轮匝肌发育过度或睑板发育不全引起。
    (三)临床表现:同倒睫,但更严重,睑缘内卷,倒睫刺激角膜,可造成角膜溃疡和角膜混浊。
    (四)治疗针对不同原因进行。
    1、瘢痕性者手术矫正。
    2、痉挛性者去除病因,老年者手术治疗。
    3、先天性者,轻度内翻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减轻或消失,较重者可行手术矫正。
    通用教材P51图3-3眼睑及睫毛的位置
  三、睑外翻(ectropion)
  (一)定义:睑外翻是睑缘离开眼球、向外翻转的反常状态。轻者睑缘于眼球离开,重者暴露睑结膜,甚至眼睑全部外翻。
  (二)病因和分类
  1.瘢痕性:由于眼睑外伤、烧伤、眼睑溃疡、眶骨骨髓炎或睑部手术不当等所造成的皮肤瘢痕牵引所致。
  2.痉挛性:由于眼睑皮肤紧张,眶内容充盈眼轮匝肌痉挛压迫睑板上缘(下睑的睑板下缘)所致。常见于患泡性结角膜炎的小儿,或高度眼球突出的患者。
  3.麻痹性:仅见于下睑,由于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收缩功能丧失,下睑依其本身的重量下垂面形成外翻。
  4.老年性:仅见于下睑,由于老年人的眼轮匝肌功能减弱,眼睑皮肤及外眦韧带也较松弛,使睑缘不能紧贴眼球,终因下睑本身重量下坠而外翻。加上外翻引起的泪溢、慢性结膜炎,使患者频频向下擦泪,加剧了外翻的程度。
  (三)临床表现
  1.因泪小点外翻,发生溢泪。
  2.暴露部分的结膜变充血、肥厚、干燥、粗糙、甚至呈表皮样改变。
  3.严重者可导致睑闭合不全及暴露性角膜炎。
  (四)治疗:去除病因、涂抗生素眼膏,夜间包盖,防止干燥,保护角膜。
  1.瘢痕性:彻底切除瘢痕,作植皮术。
  2.麻痹性:轻者涂眼膏及眼垫包扎,重者应行眼睑缝合术以保护角膜。
  3.老年性:轻者,应嘱其向上擦泪,以减少或防止外翻加剧。重者手术矫正,以缩短睑缘为原则,最简易的方法是在结膜睑板层及皮肤肌肉层各作一个三角形切除,然后缝合之。
第五节 眼睑闭合不全(lagopthalmus )
  一、定义:指上、下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使眼球暴露在外的一种体征,俗称“免眼”。
  二、病因:
  (一)引起严重睑外翻的各种因素。
  (二)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失去功能 。
  (三)先天性眼睑缺损。
  (四)眼球增大或眶内容增加,如先天性青光眼、角膜葡萄肿、眶内炎症、眶内肿瘤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五)全身麻醉、昏迷或衰竭的病人,角膜失去知觉,瞬目的反射消失,也可出现功能性睑闭合不全。
  三、症状
  轻者用力闭眼尚能闭合,睡眠时因眼球上转(Bell现象),仅下部球结膜外露,故不会造成严重损害;较重者,结角膜长期暴露,结膜充血肥厚,有膜干燥混浊,上皮脱落,出现角膜溃疡。称暴露性角膜炎(exposure keratitis),重者可失明。另外因泪点不能与泪湖接触而溢泪。
  四、治疗
  去除病因,保护角膜,轻者点人工泪液或涂抗生素眼药膏包扎,或戴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严重者可作眦部睑缘缝合术,缩短睑裂;或行睑缘缝合术,保护角膜。
第六节  上睑下垂(ptosis)
  一、定义:由于提上睑肌功能不全或丧失,或共他原因的致的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遮挡部分或全部瞳孔者称上睑下垂。
  二、病因和类型
  (一)先天性 为先天发育畸形,多为双侧,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主要由于动眼神经核或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所上起,有时伴有上直肌功能不全或其它先天性异常,如内眦赘皮、小睑裂、小眼球、斜视、眼球震颤等。
  (二)后天性
  1.麻痹性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所致。多为单眼,常合并有动眼神经支配其它眼外肌或眼内肌麻痹。
  2.交感神经性上睑下垂:为Müller肌的功能障碍或因颈交感神经受损所致,如为后者,则同时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颜面潮红及无汗等,称为Horner 综合征。
  3.肌源性上睑下垂:多见于重症肌无力症,常伴有全身随意肌容易疲劳的现象。但亦有单纯出现于眼外肌而长期不向其它肌肉发展的病例。这种睑下垂的特点是休息后好转,连续瞬目时立即加重,早晨轻而下午重,皮下或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3~1.5mg,15~30分钟后,症状暂时缓解。
  4.其它
  (1)外伤损伤了动眼神经或提上睑肌,Müller肌,可引起外伤性上睑下垂。
  (2)眼睑本身的疾病,如重症沙眼、睑部肿瘤等,使眼睑重量增加而引起机械性上睑下垂。
  (3)无眼球、小眼球、眼球萎缩及各种原因导致眶脂肪或眶内容物减少,可引起假性上睑下垂。
  (三)癔病性上睑下垂:为癔病引起,双上睑突然下垂或伴有癔病性瞳孔散大,有时压迫眶上神经可使下垂突然消失。
  三、临床表现
  主要的症状是上睑不能上提,患者常紧缩额肌-皱额、耸肩以助提睑,重者需仰头视物。如为儿童,并且下垂超过瞳孔时,常可造成患眼弱视。正常人上睑缘覆盖角膜上缘的2mm,睑裂平均宽度约为7.5mm 。为了估测提上睑肌的功能,可在抵消了额肌收缩力量的前提下,分别测定眼球极度向上,向下注视时的上睑缘位置。正常人应相差8mm以上。如前后相差不足4mm者,表示提上睑肌功能严重不全。
  四、治疗
  主要是防止视力减退和改善外貌,应针对原因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应早期手术矫正。尤其单侧下垂遮挡瞳孔者更应争取早期手术,以防形成弱视。肌源性或麻痹性上睑下垂可用三磷酸腺苷、维生素B1或新斯的明,提高肌肉的活动功能 。久治无效时再慎重考虑手术。
  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有:①增强上睑提肌的力量,如缩短或徙前肌肉。②借助额肌或上直肌的牵引力量,开大睑裂。可根据病情及各肌肉力量的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第七节   眼睑先天异常

--------------------------------------------------------------------------------
  眼睑先天异常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和面部其它部位的先天异常同时存在。
  一、内眦赘皮(epicanthus)
  为鼻根至眉内端竖立的半月状皮肤皱折,遮盖内眦及泪阜。多数由上睑向下延伸,少数由下睑向上伸展,后者称倒向性内眦赘皮。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通常为双侧性,多见于儿童时期,特别是鼻梁扁平者。赘皮遮盖泪点、泪阜及部分内侧球结膜,且常可合并下列情况:
  1.上睑下垂:比较多见,部分病例可伴有眼球上转受限。
  2.睑缘赘皮:为一种下睑水平方向的皮肤皱褶,形成假性睑缘,并能使睫毛倒向眼球。
  3.小睑裂:睑裂的纵横直径均较正常为小。
  如若倒置性内眦赘皮、小睑裂、上睑下垂、内眦间距增宽同时存在则又称先天性眼睑四联征(komoto综合征)。
  治疗:轻者一般不需治疗,常随患儿面部发育鼻梁长高而皱褶渐渐消失。但超过发育年龄而症状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如内眦成形术、上睑下垂矫正术,眶部鼻部整形术等。
  二、眼睑缺损(blepharocoloboma)
  此病主要与羊膜条索形成引起的睑部发育障碍有关。于睑缘部多呈三角形缺损凹陷,多在上睑内侧,下睑缺损较少见。有时合并眼部或全身其它部位的缺损和先天异常,如睑球粘连、小眼球、虹膜和脉络膜缺损、唇裂、腭裂、并趾、腹疝等。
  治疗:可行眼睑成形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3-0023

粤ICP备09035398号

广州视景医疗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