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李莉教授:斜视性弱视患者术后进行视功能训练,可有效重建双眼视功能,降低斜视复发率

2023-12-27 10:27:24 来源: 原创


2023121214日,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眼健康分会和眼科诊疗设备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共同指导下,首期中国近视防控专业人才培训班在北京圆满举办,以响应和承接国家职业技能教育的号召,让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市场,也为守护全民眼健康积蓄新生力量。

培训会期间,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李莉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斜视性弱视的解决方案》的主题内容分享,她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典型临床案例,讲述斜视性弱视从诊断到后期巩固治疗全周期管理的临床方法论,并着重介绍了前沿先进的数字疗法视功能训练,分享内容丰富多彩,与会学员们受益匪浅,一起来回顾精彩内容!

弱视类型多样,在儿童青少年中发病率高


弱视患者有个明显特征,他们的双眼或单眼最佳矫正视力往往达不到同龄健康儿童的正常最低视力下限,比如年龄3-5岁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的眼睛为弱视。

另外根据发病原因分类,弱视可分为常见的屈光性弱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形觉剥夺性弱视、斜视性弱视、遮盖性弱视等四种。请注意,在临床工作中,单眼弱视往往比较容易被误诊,因为患者有一只健眼,在检查视力时如果没有严格遮盖健眼,弱视眼可能被医生按单纯屈光不正进行治疗。其次单眼弱视会影响到双眼视功能,因为双眼传入信息的不对称,大脑很难将左右眼传入的物像进行融合,这就是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容易引起弱视的原因。还有关于弱视的患病率,有研究表明,2.5-6岁在弱视患者群体中占0.7%-2.6%,而弱视患者群体中,有1.0%-5.5%属于在校学生,可以看出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

弱视本质上是一种视觉皮层中枢的发育异常,功能学上表现为各种视觉感知功能的障碍

整个视觉认知的过程,包括信息从屈光系统→玻璃体→视网膜→视觉传入神经,最后再传到大脑皮质层进行融合,然后再传出。在这整个视觉通路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都可能会影响视觉清晰度以及双眼视功能。另外我们大脑皮层上有不同的分区,各个区域所承担的视觉任务不同。对于弱视患者,检查到的不仅有视力不好,他的对比敏感度、双眼视功能也会存在问题。


而对于斜视患者,其在传入信息的时候就已出现问题,因为眼位的偏斜,左右眼物像落在视网膜不同区域,导致容易产生复视或混淆视,长期如此,斜视的眼睛会被抑制,如果再加上弱视,我们后续的治疗还要从大脑皮层上去改善,利用大脑可塑性的神经机制,改善患者视觉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这也就是后面我们要讲到的视觉训练。所以说针对斜视性弱视,首先应做弱视的治疗,然后再进行斜视手术的治疗,先解除弱视眼的抑制并重建双眼视功能,才能减少术后斜视的复发率。

斜视性弱视的治疗可采用遮盖联合双眼分视数字疗法

持续的、非交替性斜视 (内斜视最典型)最有可能引起弱视。斜视性弱视被认为是来自于双眼的输送非融合信号的神经元之间竞争性或抑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情况会导致注视眼的皮层视觉中枢占优势地位,而对非注视眼的输入信号的反应呈慢性下降。因此斜视性弱视往往有一定的诊疗思路,可分为:初诊检查-屈光矫正-联合治疗-斜视手术-融合功能建立-巩固治疗-治愈后随访等多个步骤。


弱视的治疗第一步是矫正屈光不正,其次是遮盖联合数字疗法视功能训练,但对于遮盖,孩子往往依从性不高,需要家长配合监督,尽可能保证孩子做到有效遮盖。另外还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结合数字疗法视功能训练进行治疗,该疗法能够根据患者病历生成个性化训练方案,VR版视功能训练还可利用双眼分视技术,在训练中孩子无需额外戴眼罩遮盖,通过完成丰富多样且趣味性、沉浸性强的训练项目,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在趣味治疗中就可以实现视力、视功能提升的目标。


在斜视性弱视患者视力恢复正常后,视功能并不能得到完全恢复,术后进行视觉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眼位控制能力,有效防止斜视复发。弱视治疗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训练,在后期的巩固治疗中,仍需要严格遵照医嘱定期复查,因为弱视治愈后仍存在复发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建议每3-6个月到院复查,发现视力下降就可以及时针对性地干预。此外,在完成治疗疗程后,有2次以上随访证实视力稳定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才可以终止治疗。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3-0023

粤ICP备09035398号

广州视景医疗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